【小型獨立媒體是趨勢】
***
這應該是《蘋果日報》(壹傳媒)推出「媒體外包創業」策略後,老闆黎智英首次對外的相關發言。
雖然,文章並沒有直接回答「外包創業」的作法,但看得出來,這也是一種「我們必須勇敢,開懷面對從中學習,跨進這不可測的新聞世界」的嘗試。
此外,我個人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,雖然是一位大傳媒的老闆,黎智英卻十分看好小型獨立媒體未來。就個人心得,分享摘要如下:
一、「新聞」應該被重新定義。
~機構壟斷式的新聞型態已經瓦解,「手機將傳媒個人化,每個人發出和分享資訊,從中知道世事和感受其共鳴。……擊中大家的共鳴的那些,成為當天的新聞。」
二、在可以重新清楚定義「新聞」之前,所有的相應措施都只是嘗試與摸索。
~「如果新聞的定義不斷在演變,我們不知道產品是什麼,我該做間怎樣的『工廠』,買什麼『機器』來生產?這是做不到的。」
三、以手機為思考中心。
~「我只可以讓巿場的演變成果,推動我們逐漸重建一個新的新聞媒體,一個手機時代個人化傳媒的結構。」
四、集中化的經營遭受挑戰。
~「我們過去集中化的經營已不夠靈活應變,容不下百花齊放的天地。新聞的定義和共鳴不斷在變,我們也要靈活應變。」
五、小型獨立媒體是趨勢。
~「為了保全代表自己的聲音,每人每天付一塊一個月三十元,有兩三萬支持者獨立網站便可經營下去。……新一代的傳媒就這樣誕生了。……只要這些獨立網站能感同身受代表一個引起共鳴的聲音,我認為是將來傳媒發展的大趨勢。」
六、媒體的作用在賦予資訊「意義」。
~「手機時代傳媒的內容已落到人民的手裡,個人的分享交流的過程,變成了新聞產生的過程。這過程中磨合的共鳴背後,包含了人們的感受和意思的故事,透過我們的關心,成我們的「新聞」。最後傳媒的工作是 How do we make sense of this world!」
***
全文見:(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…/a…/headline/20170628/37698204)